活动主题:预防与治疗癌症微创技术分享会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0-12日    在线免费咨询预约
活动主题:预防与治疗癌症微创技术分享会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0-12日      在线免费咨询预约
马晓颖
  • 浏览次数:165
  • 2025-04-11
  • 分享
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专业:从事肿瘤科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妇科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各种恶性肿瘤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晚期、难治性肿瘤的治疗。熟悉各种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尤其在内镜诊断和治疗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个人简介


以精准微创革新肿瘤治疗,架起中国与东南亚的医疗桥梁

——对话广州现代肿瘤医院国际诊疗微创专家


医学探索之路:以精准微创技术,解患者之病痛

       “医学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关乎生命质量的艺术。”——马晓颖主任

       作为国际知名肿瘤微创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科学和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马晓颖主任深耕肿瘤诊疗领域二十余年,累计接诊超过5000余名东南亚跨国患者。

       她始终不曾偏离初心,在临床一线不断探索,突破治疗瓶颈。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妇科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实体瘤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尤其擅长晚期、难治性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疗。她所在的微创治疗团队已成功实施超过上千例微创手术,帮助无数中晚期肿瘤患者显著延长生存期5年以上。而如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是马晓颖主任多年来思考与实践的核心。

       亲历了中国肿瘤治疗从传统模式向精准化、微创化转型的历程。马晓颖主任指出:“全球肿瘤治疗已进入‘整合医学’时代,微创技术、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结合,让更多中晚期患者看到了希望。”


微创技术:以最小创伤撬动最大疗效

       马晓颖主任深知,传统手术虽是标准治疗手段,但对于部分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而言,过大的创伤可能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她投身于微创治疗的研究,致力于通过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纳米刀、光动力治疗等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案,让那些“被判无解”的患者,也能拥有延续生命的希望。

       面对“哪类肿瘤最难攻克?”的提问,马晓颖主任坦言:“晚期胰腺癌症、胆管癌最难攻克“,但微创技术正带来革命性突破。多种微创治疗技术的组合应用成为中晚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微创综合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肿瘤,还能在晚期癌症治疗中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她以放射粒子植入、氩氦刀和纳米刀为例解释道:“微创综合技术能精准灭活肿瘤,同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例如,肝癌或者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介入栓塞联合纳米刀消融,可实现肿瘤完全灭活;无法手术切除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患者通过介入联合局部碘粒子植入实现治疗上的突破”。


真实案例:两位越南患者的抗癌奇迹

       精准微创治疗的临床成果,不仅体现在医学研究上,更体现在一个个成功抗癌的患者身上。马晓颖主任及团队曾治疗过无数来自东南亚的患者,其中来自越南的邓氏毛和武文华的抗癌故事,充分证明了微创综合治疗的突破性效果。

       邓氏毛(胆管癌),在六年前确诊时,因肿瘤压迫导致皮肤变黄、食欲不振、体重骤降、身体极度虚弱,病情复杂且棘手。当地医院评估生存期3-6个月,但在广州现代肿瘤医院接受粒子植入+介入+光动力综合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至今未复发,已经“临床治愈”六年。


邓氏毛治疗前后肿瘤CT

       武文华(肝癌),因反复劳累导致低热、右上腹胀痛、头痛、面部神经受影响,下颌与唇部麻痹且疼痛,2019年确诊巨块形肝癌。由于不愿接受当地传统手术,来到广州现代肿瘤医院,接受介入+纳米刀的微创治疗。原本70*60mm的肿瘤完全坏死,没有活性残留,至今六年未复发,恢复正常生活。


武文华治疗前后肿瘤CT

       “精准微创的目标不仅仅是消灭肿瘤,更重要的是让患者真正受益,获得高质量的生存。”马晓颖主任强调到。“全程规范化管理是关键,从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到心理疏导,每一步都影响着疗效。”


学术深耕: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安全

       马晓颖主任不仅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也在学术研究方面不断突破。她已在国内外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受邀在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

       在梅斯医学(MED SCI)发表的论文《A case of sintilimab-induced SJS/TEN: Dermatologic adverse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inhibitors》,为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免疫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同时强调了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论文结合临床案例,探讨了个性化的副作用管理方案,指出规范化全程监控、MDT(多学科会诊)协作及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免疫治疗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此外,马晓颖主任还强调:如果缺乏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关注和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院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建立系统化的患者监测管理机制‘治疗前评估-治疗中监控-治疗后随访’,并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是确保肿瘤治疗安全性和疗效最大化的关键。


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共建:中国微创治疗的国际化突围

       作为中国肿瘤微创技术的代表性专家,马晓颖主任的足迹早已跨越国界。她曾多次受邀赴泰国曼谷癌症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等顶尖医学机构开展技术交流,通过手术演示、多学科会诊和联合研究,向国际同行展现中国微创技术的精准与高效。“在泰国的一场肝癌消融手术演示中,当地医生惊叹于纳米刀对肿瘤边界控制的精确性,这直接促成了后续中泰微创医疗的合作。”她回忆道。

       这些跨国实践不仅让氩氦刀、粒子植入等技术在东南亚落地生根,更推动了中国微创治疗标准的国际认可。在新加坡举办的亚太肿瘤介入大会上,马晓颖提出的“晚期肿瘤微创治疗全程管理路径”,被纳入东南亚多国诊疗指南参考框架。“我们要做的不是单向技术输出,而是共建适合亚洲人群的诊疗体系。”她强调。

       如今,她正带领团队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医院共建“跨境多学科协作体系”,通过远程会诊、医生培训和技术标准化手册的编写,系统性提升东南亚地区的癌症诊疗水平。“当一位印尼医生告诉我,他们用我们传授的粒子植入技术成功救治了多例胰腺癌和胆管癌患者时,我更加确信——中国医疗创新的价值,在于让全球患者共享生命希望。”

       在马晓颖主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精准微创综合治疗的无限可能,更看到了她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她用肿瘤微创科技创新、学术研究和无国界医疗行动,为癌症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未来,她仍将以精准微创技术为纽带,架起中国与东南亚的生命之桥,让“中国诊疗方案”成为全球抗癌事业的重要力量。


专家论文: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晓颖 庞安能 王增海 肖爱丽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66-67

  【摘要】目的  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紫杉醇和顺铂在晚期食管癌中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马晓颖 翟学丽 谭诗书 王祥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9期155-157

  【摘要】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论  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紫杉醇和顺铂在晚期食管癌中具有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同时不良反应可耐受。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抗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马晓颖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6期126-128

  【摘要】目的  观察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论  抗PD-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中具有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同时耐受性良好,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经典案例:
笑对人生,以乳房重建术和整合微创治疗打败乳腺癌*!乳腺癌
莱妮
生存达5年以上

来自马来西亚的莱妮,2019年被诊断患有IIIB期乳腺癌,伴随淋巴结转移,经过圣丹福广州现代肿瘤医院的乳房...

整合微创治疗逆转命运,胆管癌患者重返健康轨道已超6年——抗癌明星志愿者回基地活动系列报道胆管癌
邓氏毛
生存达6年以上

邓氏毛,55岁,来自越南胡志明市。2018年,她被诊断为胆管癌,当地医生判断治疗效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经...

纳米刀+介入治疗后,越南佛教大师打破“肝癌仅3个月存活”魔咒——抗癌明星志愿者回基地活动系列报道肝癌
武文华
生存达5年以上

武文华是平顺省某寺庙的住持,自2019年7月在圣丹福广州现代肿瘤医院接受微创治疗后,至今一直保持健康的...

表单
患者姓名 *
癌症类型 *
电话号码 *
患者年龄
email
是否有医疗报告*
联系我们 *
预约表单 在线咨询 [email protected] 置顶
咨询
留言